遊罷梅關古道, 轉眼間又來到千多年歷史,
合百家宗祠的珠璣巷.
合百家宗祠的珠璣巷.
珠璣古巷,原名“敬宗巷”。據傳唐敬宗寶曆年間
(西元825年),敬宗巷孝義門人張昌,七世同堂,
朝廷聞其孝義,特賜與珠璣縧環,為避敬宗廟諱,
就將敬宗巷改為“珠璣巷”。
(西元825年),敬宗巷孝義門人張昌,七世同堂,
朝廷聞其孝義,特賜與珠璣縧環,為避敬宗廟諱,
就將敬宗巷改為“珠璣巷”。
巷前新建的廣場, 豎立著兩大座象徵百家人的石雕.
廣場旁邊切有一塊完整的中國姓氏來源表, 寫上了157個姓氏.
入巷前必經的舊有尚存的牌樓.
巷內有北門、中段、南門,各以紅石為墻基築成
城門式的小石樓(中段為珠璣樓), 均建於清乾隆年間
(1736—1795), 1982年至1985年重修。
城門式的小石樓(中段為珠璣樓), 均建於清乾隆年間
(1736—1795), 1982年至1985年重修。
珠璣巷內的北門、中街和南門,各刻“珠璣樓”,
南門樓刻“珠璣古巷”,旁嵌小石碑, 上書“祖宗故居”.
南門樓刻“珠璣古巷”,旁嵌小石碑, 上書“祖宗故居”.
珠璣巷位於南雄市縣城北9公里處, 巷長261米,
寬3-4米, 用鵝卵石砌成路面的古驛道由北向南, 穿巷而過.
寬3-4米, 用鵝卵石砌成路面的古驛道由北向南, 穿巷而過.
古老的驛道一點也沒有改變
南宋時北方大批官員南移, 多在此小住後,
移居珠江三角洲. 珠璣巷是珠江三角洲居民的發祥地,
也是海外千百萬華僑的祖居.
移居珠江三角洲. 珠璣巷是珠江三角洲居民的發祥地,
也是海外千百萬華僑的祖居.
珠璣石塔又名貴妃塔, 塔下壓著一口井.
故事稱宋咸淳九年癸丑, 有宮人蘇氏
(番禺、東莞等地的族譜記載為蘇氏, 民間流傳則稱為胡妃)
因失調雅樂, 皇上大怒, 打下冷宮.
(番禺、東莞等地的族譜記載為蘇氏, 民間流傳則稱為胡妃)
因失調雅樂, 皇上大怒, 打下冷宮.
胡妃不服氣潛逃而至關口市下灣, 恰遇南雄府保昌縣
牛田坊人黃貯萬, 黃貯萬見胡妃貌美, 邀請下船, 兩人談話投機;
不久蘇妃便下嫁黃貯萬, 當時黃貯萬不知道眼前美人是皇上的妃子.
牛田坊人黃貯萬, 黃貯萬見胡妃貌美, 邀請下船, 兩人談話投機;
不久蘇妃便下嫁黃貯萬, 當時黃貯萬不知道眼前美人是皇上的妃子.
後來皇上赦免胡妃, 要將她從冷宮遷回妃嬪住的地方,
才發現蘇妃已潛逃, 便下令兵部尚書張欽行文各省緝訪,
緝訪一年仍無結果; 張欽已獲准不再追究.
才發現蘇妃已潛逃, 便下令兵部尚書張欽行文各省緝訪,
緝訪一年仍無結果; 張欽已獲准不再追究.
然而, 有一天黃貯萬的僕人劉壯因與主人有過節,
出走來到京都, 泄露了胡妃的秘密. 張欽知道後...
恐怕皇上查詢真相, 便捏造珠璣巷有賊作亂, 企圖消滅珠璣巷
以掩蓋蘇妃匿身珠璣巷之事. 張欽派軍追殺, 一場浩劫將至.
珠璣巷居民被迫開始“大轉移”, 或者說是“大逃亡”.
出走來到京都, 泄露了胡妃的秘密. 張欽知道後...
恐怕皇上查詢真相, 便捏造珠璣巷有賊作亂, 企圖消滅珠璣巷
以掩蓋蘇妃匿身珠璣巷之事. 張欽派軍追殺, 一場浩劫將至.
珠璣巷居民被迫開始“大轉移”, 或者說是“大逃亡”.
胡妃深感事情皆因自己而起, “一人做事, 一人當”,
不能連累無辜百姓, 于是投井自盡. 後人同情她的遭遇,
便在此井上建了座石塔, 名爲“貴妃塔", 塔身所刻蓮花圖案,
是貴妃心靈之寫照, 也是曾經落脚于珠璣巷的漢族移民心靈之寫照.
不能連累無辜百姓, 于是投井自盡. 後人同情她的遭遇,
便在此井上建了座石塔, 名爲“貴妃塔", 塔身所刻蓮花圖案,
是貴妃心靈之寫照, 也是曾經落脚于珠璣巷的漢族移民心靈之寫照.
此塔是宋滅後到元朝建做, 放於井口之上, 傳是用來鎮壓胡妃鬼魂.
貴妃塔高3.36米, 建於公元1350年, 七層八角,
造型奇特, 是廣東唯一有年代可考的元代石塔.
(宋) 胡妃像, 立於沙水河畔.
造型奇特, 是廣東唯一有年代可考的元代石塔.
(宋) 胡妃像, 立於沙水河畔.
珠璣巷旁邊的沙水河, 依舊不息奔流, 流入北江,
匯入珠江, 奔向南海. 離開了珠璣巷的人們,
有的到了珠江三角洲, 有的到了粵西粵東,
還有的走出國門, 成為異鄉異客、海外游子.
就像沙水河中的流水, 雖然不復回, 卻未忘記源頭.
“珠璣巷”三個字, 成為抹不掉的記憶, 成為一種情結,
纏繞在他們及其後人心中.
匯入珠江, 奔向南海. 離開了珠璣巷的人們,
有的到了珠江三角洲, 有的到了粵西粵東,
還有的走出國門, 成為異鄉異客、海外游子.
就像沙水河中的流水, 雖然不復回, 卻未忘記源頭.
“珠璣巷”三個字, 成為抹不掉的記憶, 成為一種情結,
纏繞在他們及其後人心中.
三孔橋是通往珠璣巷的最老的一區
橋頭有用三合土建做的南北兩區宗祠地圖.
過了橋希望找到自己的宗祠, 可惜地方太大, 找不到啊!
千年古樹細葉榕, 斷了一截, 但仍然強壯生存.
我在陳氏家祠這裡站了很久, 等燒炮竹啊! 好耐未看過了.
這是我祖母的姓氏, 他們的宗祠好堂皇啊!
這裡好多祠堂都從新再建, 但舊的仍然保存在舊址.
看看他們的子孫多富有啊! 包金的畫樑.
大夫第的建築型式, 可見現在的子孫多熱心宗祖事宜.
還有一些舊建築物的照片, 下回再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