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1日

佛山通濟橋

“通濟行”。這一習俗從明末清初就已開始,至今已延續400多年。
通濟橋是佛山的第一座大木橋,據專家考證,該橋早期由鄉民集資
修建的木質人行橋。
明代時,分別于嘉靖38年(1559年)、隆慶2年(1568年),
萬歷9年(1581年)三次重修。
明天啟年間,戶部尚書李侍問再次發起募捐重修,取名“通濟橋”取其
“必通而後有濟也”。後人在橋旁石柱刻以對聯:“通七堡之遊行,
逸客尋春,任得渡頭飲馬;濟萬人之往來,曲橋跨水,豔稱村尾村尾垂虹”,
並建有南濟觀音廟和通運社,每逢農歷正月16日,四鄉男女老少前去叩拜,
祈求好運,漸漸成為習俗。



民國初年, 通濟橋附近河道淤塞, 已極少往來. 解放後, 佛山馬路多次擴建, 
通濟橋下的河湧被改為暗溝, 橋面被改為大馬路, 這一帶再也找不到“橋”的痕蹟了. 
2000年, 佛山市政府順應民意, 決定籌資重修通濟橋, 並在橋的前後擴建廣場, 
修建涼亭, 使每年春節“行通濟”名副其實. 新建的“通濟廣場”
也成為佛山一個具有極大民間號召力的地段.

牌扁下的橫樑, 隱約見到退了色的圖案痕跡.

牌樓頂的陶俑都是顯示佛山人的信仰和生活特色.


很高的門檻, 作用是防水浸的.


九齣十三歸:臺階下的財富秘密
  行通濟這一嶺南文化民俗,蘊含佛山市民數百年來深厚的“求財”文化內蘊。
古代通濟橋,橋頭石級共9級,橋尾13級,上橋的臺階數是九級,
而下橋臺階數則是十三級。
據史料記載,明代時佛山的典當行十分盛行。典當業中有一種規矩,
就是被典當的東西拿到典當行去當,價格是9文錢,那麼要贖回去的時候,
則漲價為13文錢。即是值九塊錢物品要用十三塊才能贖回,
“九齣十三歸”寓意“本小利大”.

如今新橋也保留了這一傳統,以防滑條取代臺階,在橋的北端安置9條......數數看...

在橋的南端安置13條. 不信可以再數吓啊!

這裡有元宵節的傳統習俗「行通濟,無閉翳」. 
寓意走過通濟橋, 就會健健康康, 不會犯愁.

橋兩旁都刻有象徵財寶的石雕


"行通濟, 毋閉翳;
 風車轉, 春燕蹄. 
互祝賀, 祈盛世;
   施善舉, 人心齊.”
這詩看到了佛山人的性格, 有了運, 望太平, 發了財也不忘做善事啊!

那天好寧靜, 因為好凍呀! 那有人出門啊! 又不是大日子.

昔日的河床已變成水池, 池上建有休憩公園.

廣場有好幾座兒童嘻戲的銅像, 活動可愛.

橋南末端有一棵生菜雕塑, 象徵生財之意.

走到生菜前抱一抱, 繞一圈, 就可以抱財回去, 再上南端十三歸回家喇!

1 則留言:

謝謝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