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9日

元宵節的來由 Chinese Valentine's Day

2009年2月9日
元宵節是農曆正月十五夜,
是中國民間的盛大節日之一。
元宵節在中國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也稱"元夕節"。按照中國古代的習慣,
"元"指月亮正圓,一年之中有所謂"三元"
正月十五稱為"上元",七月十五稱為"中元",
十月十五稱為"下元",故元宵節亦稱為"上元節";
"宵"即夜也,所以元宵亦有一年之中的
第一個月圓之夜的意思。

根據考證,元宵節的來源,有說與祭祀
"泰一神"有關。
泰一神亦稱"太乙神",主宰人間的風雨、
飢饉和瘟疫。據說,漢朝武帝曾久病不癒,
求助太乙神後竟奇蹟治癒,乃於元鼎5年
(西元前122年)開始建太乙祠壇祭祀,
每逢正月十五通宵達旦以盛大的燈火祭祀,
從此便形成元宵節張燈結彩的習俗了。

另說是東漢明帝篤信佛教, 於上元夜在宮廷、
寺院,燃燈表佛,命令士族、庶民一律
掛燈,遂相沿成俗。隋唐諸朝之後,
上元之夜放燈的習俗亦已流傳甚廣,
並演變成民間盛大的元宵佳節; 
張燈時間也從一夜增至三夜。
到北宋時,放燈增至五夜,南宋更增至六夜,
明朝官府發布節假日十天的規定,為中國歷史
上時間最長的燈節 元宵節期間,民間多吃元宵
(湯圓)來應節,象徵家人團圓。
此外還有掛花燈、猜燈謎、迎紫姑、
踩高蹺、舞獅、舞龍等民間娛樂活動。
流傳至今,這一連串充滿熱鬧歡樂的
慶典活動稱為"鬧元宵"。
另外,還有一說,據史籍記載,
元宵節開始於二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
相傳漢惠帝劉盈成後,呂后一席度篡權。
呂后死後,周勃、陳平等元老奮起勘平
「諸呂之亂」,擁劉恆為主,是為漢大帝。
文帝博採群臣建議,精心治國,
使漢帝國又處強盛。
因掃除諸呂正是在正月十五,所以每年
這一天的晚上,文帝就微服出宮遊玩,
與民同樂,以示紀念。
在古代,「正月」又稱「元月」「夜」
又稱「宵」,故漢文帝就將正月十五定為
元宵節 如今,每到元宵佳節,
各地總要舉行盛大的遊園燈會。
大抵古代元宵燈節時人流如潮,節日活動
豐富多姿,而古時男女缺乏交往的機會,
所以元宵節很自然就成了古時情人相會之日,
如歐陽修亦有詩云:"去年元宵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因此,元宵節亦稱為"中國情人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