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3日

食荔枝防燥補身

 2008年7月3日
時值荔枝當造,又是啖荔時節。

不過,常聽說荔枝很燥熱,不少人更怕吃後會長暗瘡、喉痛而唯有忍口,其實只要懂得食用竅門,荔枝和很多時果一樣,都具健體功效。
        港九中醫師公會會長葉英良中醫表示,荔枝是中國嶺南地區的特產,因細嫩多汁、味甜清香,於唐代成為嶺南貢品。
其屬性溫熱,又名「离枝」、「丹果」。
古時屬大補的食物,具有滋陰養血、填精益髓、養肝血、止煩渴、通神益智、健脾益氣、健胃消食、理氣止痛、固澀止遺等作用。
《本草綱目》謂荔枝「益人顏色」,對養顏改善面色也有其功效。
  不同部分各有功效
  因人體健康講求平衡,太溫熱會令身體失衡,出現過熱
徵狀,尤其熱底人士,如本身有長暗瘡等皮膚問題,或腸胃不適者,不應多吃。
對荔枝感敏的人士,不論寒熱底,即使只吃數粒也會出現如喉嚨痛等上火症狀。
荔枝性質溫熱,具補火助陽作用,進食失當易引起火熱上攻、口乾舌燥、咽喉腫痛、頭暈頭痛、皮膚痕癢、失眠多夢等症狀。
如過量食用,更易致口渴、出汗、頭暈、腹瀉,甚至昏迷、衰竭,這些徵狀統稱為荔枝病。
要預防應避免空腹進食,最好於餐後半小時作飯後果,並每日以三百克為上限。
  解荔枝病方法很簡單,可於吃前先將之置鹽水中浸泡一會,或進食後飲用一杯鹽水、綠豆沙或涼茶,均可中和熱氣及紓緩徵狀,而營養師亦認同飲用鹽水具令喉嚨消炎的作用。
  荔枝的各部分均有功效:如曬乾後製成荔枝乾,功效與荔枝相若,但滋潤效果較鮮荔枝略遜;荔枝殼煲水煎服可減輕其熱氣程度和紓緩荔枝病;荔枝核則為常用的中藥,具良好止痛散結功效,對胃氣痛、疝氣痛、痛經等尤為見效。
  糖尿病人慎食
  高級營養師黃榮俊(左圖)指出,由於荔枝糖分極高,每一百克(約六至八粒),即有十五克的糖分(約三茶匙)、六十五卡路里。在水果中屬非常高的水平。
故糖尿病者要小心食用,即使是病情較輕,平常可以飲食控制病情的患者,每次最多亦只可進食六至八粒,以防血糖指數超標。
  同樣因糖分過高,老人家腸胃難以消化,吃太多易致腸胃不適,導致腹瀉等問題;小孩則應小心糖分過高易惹蛀牙。
另由於現時乃荔枝當造期,很多人都會選用荔枝入饌,營養師建議荔枝應後下及輕灼,避免熱力破壞當中的維他命,而以荔枝釀酒,其抗氧化效果則不如葡萄釀製的紅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