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8-17
離開石燕岩, 車向下開了不久, 又到另一景點,
下車走進這度古舊的大門, 便是入口...
看罷了無葉井再往翠岩出發, 未幾開始攀山涉水,
都有點險啊! 我又是一句...唔行呢條路得嗎?
唔得! 車在山下等, 一定走這條路啊! 好牙煙~~~
為了拍攝我走最後, 看唐妹小村姑一馬當先...
嫂嫂跟住上, 弟妹們叫我唔使驚, 但小心滑啊!!!
我鑽了下洞, 回頭拍下這奇境, 肥d都過不了,
咦! 呢度唔嘢少啊! 是火山的斷層地帶啊!
一路走盞道, 這是碧雲瀑, 水大時好宏達的啊!
瀑下有練功臺, 這裡一步一小心啊!
在山邊的轉角處又有奇逢呀!

這石台是一些道人打坐之地
順德梁九與陳夢吉、任瑞國到此一遊, 刻字為記.
龍鬚泉 一樣水源乾涸了.

田螺溝的標記, 那天真的有幾個女人在挖田螺啊!
過了捍門就差不多走完了.
途經蟹眼泉...

泉水流動時冒起水泡有如蟹眼, 因而得名.
啊! 今回我哋又是掉轉來行喇! 出口才是入啊!
這是因車停泊等侯比較方便, 司機冇點我哋o架!
下車走進這度古舊的大門, 便是入口...
離開石燕岩, 車向下開了不久, 又到另一景點,
下車走進這度古舊的大門, 便是入口...
以前只是一口井, 不是這樣的, 沒有其他紋路,
後來才改成這模樣, 地台加高了.
我家小妹正嘗試取水, 擺好post給弟弟拍照啊!
龍脈所在的地方
看罷了無葉井再往翠岩出發, 未幾開始攀山涉水,
都有點險啊! 我又是一句...唔行呢條路得嗎?
唔得! 車在山下等, 一定走這條路啊! 好牙煙~~~
洞內好濕, 真喺有點心寒啊~ 跌倒就真喺pk喇!

我一出洞就見小村姑得意樣子, 我第一呀!!!
葫蘆井是水滴而成的奇景啊!

末段當然是欣賞文人墨客的字刻啦!
好應景的一首詩, 清 何世文題:
伏暑遊翠岩, 冷泉清我心。
好風自南來, 到此正開襟。 好正呀!

最古的一塊石刻, 可追溯到明初時期,
「天然圖畫」個「然」字好古啊! 我喺唔識嘅!

清 七十二山人 何翀題:
不騖紛華不尚仙, 優游林下養餘年。
閑非閑事休閑理, 半日看花半日眠。 啱我呀!
聽瀑樓頭泉水渺, 水源改道是人為.
末段當然是欣賞文人墨客的字刻啦!
好應景的一首詩, 清 何世文題:
伏暑遊翠岩, 冷泉清我心。
好風自南來, 到此正開襟。 好正呀!
最古的一塊石刻, 可追溯到明初時期,
「天然圖畫」個「然」字好古啊! 我喺唔識嘅!
清 七十二山人 何翀題:
不騖紛華不尚仙, 優游林下養餘年。
閑非閑事休閑理, 半日看花半日眠。 啱我呀!
聽瀑樓頭泉水渺, 水源改道是人為.
這石台是一些道人打坐之地
田螺溝的標記, 那天真的有幾個女人在挖田螺啊!
泉水流動時冒起水泡有如蟹眼, 因而得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