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5日

初探東龍島

2011年5月5日

復活節最後衝刺呀! 膽粗粗探東龍島;
早上在鯉魚門碼頭搭9:50分船, 來回船費每位30元正.

船準時開行半小時行程就到了; 是日大霧.
東龍島- 古典籍稱為南佛堂,位於本港維多利亞港 , 
港口以東,進入本港之必經水道佛堂門。
全島面積不大, 屬於火成岩地質, 平地不多, 
大部份地勢是斜坡.
島上人口稀少,只有數戶人家。
島上歷史遺跡有東龍洲炮台,古石刻;
天然景致有洞中洞的肚臍窿洞、鷹咀石等…
遠拍鷹咀石
西岸下坡處的回紋石刻所在
這些石刻可追溯到商代前的歷史啊!
佛堂門的砧板石
等這斑船開了後, 便到我們登岸了. 
左手邊的小白屋是洪勝宮.
靠左由洪勝宮旁的小路直通佛堂門海岸
是日烏雲密佈, 好在又沒有下雨, 
這裡有好多外籍傭工來這裡玩的啊!
來到海岸邊見到海灣的夾縫是一個垃圾坑
站在高處可望見遠處的營地
攀石愛好者的天堂
佛堂門燈塔
再由文物展覽小屋旁上山
途中必經炮台古蹟
「東龍島炮台」原稱「佛堂門炮台」,因東龍島
以往稱為「南佛堂」,是佛堂門的南界線。
自宋代以來,已是一重要戰略地點。
以往的漁船、商船都要經過佛堂門進入內港補給
及停泊,佛堂洲的古關卡遺址與此有莫大關係。
1980年香港政府宣佈炮台為法定古蹟,隨之進行考古、
發掘及修葺。不過,在炮台出土軍器數量不多,
這也印證了此炮台,是在不慌不忙,
有系統下被遺棄的。
據《新安縣志》記載,東龍島炮台建於清朝康熙年間。
因當時海盜橫行,兩廣總督楊琳(公元1719至1724年間)
下令建造,主要為了防禦海盜。
炮台設有大炮八門及營房十五間,
由25名官兵駐守,屬大鵬所城管轄。
炮台建成後,一直駐有守軍,及至十九世紀初,
海盜日益猖獗,而炮台位於孤島上,補給和支援困難,
終於在1810年,駐軍遷往九龍一所新建的炮台,
東龍島炮台從此此荒廢。
離開炮台經過營地, 一直往山上走去...
 看這一段又企又斜, 我也上去了.
在高處下望見到東龍小灘碼頭
我今次成班朋友都未行過, 只靠地圖和問路, 
過了一個山丘, 再向上望還有一個山頭, 
這時候拍了幾張相, 那知朋友們已經...
沒錯我又影相, 又行得慢, 又要抖氣停了好幾次. 
所以越離越遠, 他們有等我的, 但見到我佢哋又起行了. 
這樣唔等得咁多; 這時我已感到唔妥喇!
我只知道量力而為, 考慮過就不要死頂喇! 
不想害人害已啊!
這是友人給我的相片; 嘩! 好斜又高呀! 
他們過關了, 我又一次失敗喇!
再向下望時, 見到起霧喇! 他們也走得老遠...我不行了; 
再問問路人, 他說我這樣是沒法趕得上的, 
因為時間不夠, 船不等人的, 起碼爬兩個山頭,
 你這樣回頭好了.
其實我又真喺好唔掂啊! 空肚吃了一個橙, 
正在這時想嘔喇! 嘔唔出...電話響...我即時下決定回頭,
 叫他們不要等我, 最後有三位老友陪我放棄, 
真不好意思.下山走回頭也非易事啊! 
好在許sir找到截徑, 不用走那筆直的小路下山.
最後橫跨東山落鷹咀, 靠水管道回起點.
入到李婆婆的食店, 飲了一支羅漢果茶, 
再往碼頭跟朋友會合, 看見他們好辛苦的續一出現, 
高興的說那山後好風光, 我又緣慳一面喇!
看...好有特色的食店, 內有不同行山攀石隊的人
留名在發泡膠板上, 掛滿一屋啊!
最後我檢討得出的結論是...又是起步錯了啊! 
應該由西岸出發, 雖然是兩邊是通的, 
但往西是易走好多的, 又多了一次經驗, 
下次再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留言